<form id="nl9p9"></form>
<form id="nl9p9"><th id="nl9p9"><th id="nl9p9"></th></th></form>

      優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盟(新鄉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秀論文 > 教育論文 > 正文

      新文科背景下基于《裝飾與圖案》課程考核與課程思政的探究

      作者:韋江蘭來源:《人生與伴侶》日期:2023-08-21人氣:28

      《裝飾與圖案》課程遵循堅持走中國特色的文科教育發展之路,基于新文科的背景下,堅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理念,秉承立德樹人的根本,立足專業發展的地方性、民族性、應用型,圍繞教學評價改革與課程思政融合兩個重點重構,基于學生學習內驅力弱、缺少文化內涵與精神內核、知識轉化運用難三個教學痛點問題,進行課程創新設計,采用逆向設計法,從“教學目標”向教學活動逆向推進,提出以加強過程性考核,強化思政育人,堅持文化自信培養,增強創新創業訓練的課程策略,以“文化自信”+“創新創業”的課程實施主線,緊扣課程地方性和文化傳承性,將課程思政進行有機融合,真正做到設計人文相互融通,價值引領文化自信。最終達到調動學生學習內驅力、培養設計的邏輯思維和學生服務能力,強化設計創新能力和學生精神內核“一調動、兩培養、兩強化”的課程目標?;诒菊n程已獲2項校級教改立項,(課程思政教學改革項目1項,課程考核方式改革項目1項)

      一、課程概況

      《裝飾與圖案》是面向視覺傳達設計這一應用型專業的大二年級學生開設的專業基礎必修課,2學分、32學時。課程堅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理念,秉承立德樹人的根本,立足專業發展的地方性、民族性、應用型,圍繞教學評價改革與課程思政融合兩個重點重構、完善課程體系,將強化思政育人、培養文化自信、拓寬知識覆蓋面、助推創新創業、增強知識轉化與提升課堂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作為課程主要目標,全面分析學情與痛點,巧妙融入落實課程思政,以目標為導向、學生為中心,采用逆向設計法設計課程章節及考核內容,即從“教學目標”向教學活動逆向推進,形成“課程目標→章節內容→教學設計→課堂策略”的逆向教學設計模式。最終以“學生導向”做到調動學生學習內驅力、設計的邏輯思維和培養學生服務能力,強化設計創新能力和學生精神內核“一調動、兩培養、兩強化”。以“強化思政育人+增強文化自信”+培養創新創業”的課程實施主線,緊扣課程地方性和文化傳承性,為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培養出善于動手、守正創新且具有文化精神內核的區域性應用型人才。

      二、學情與痛、難點問題分析

      (一)學情分析

      本課程是專業必修基礎課程,開設在大學二年級的第一個學期,學生處于專業基礎知積累的階段,對專業認知缺乏一定深度,同時院系社團活動多,而且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層次參差不齊。同時專業生源大多數來源于本省,最終就業面趨向于區域性。

      (二)教學痛點

      1.學生主動學習的內驅力較弱:課程互動參與率較低,課堂氛圍沉悶,仍有學生抱著原有的“等知識”的心態,存在對待課堂態度敷衍,作業練習不認真的兩極分化的現象。

      2.缺少文化內涵與精神內核:課程中學生的圖案設計展現過程存在缺少文化內涵,沒有溫度與深度,只停留于表面的圖形、色彩、結構、設計規律等的組合運用與重構,缺乏對文化及精神的深入挖掘。

      3.知識轉化運用難:課程練習或者項目大多都是虛擬命題,學生課程設計作品大多停留于設計執行階段,缺乏實際應用轉化環節。

      (三)難點問題分析

      1.如何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習內驅力弱,基于學生學情學,大二階段的學生精力過于分散,在課外社團及活動花費時間較多,在學習時間的安排上占比較少,所以學習主動性提升較難。通過課程考核方式改革,增加“過程性考核”+“專業特色考核”占比,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與積極性,最終調動學習主動性。

      2.如何做到強化學生精神內核?之前的課程過程中只講怎么設計,缺乏設計理念的人文交融與文化傳承注重以及思政育人的思考和融入,學生對裝飾圖案存在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況,只知道設計方法,卻缺乏設計賦能。利用課程思政的有機融入,強化思政育人,培養學生文化自信,增強學生精神內核。

      3.如何增強學生知識轉化的實際運用能力?課程基于虛擬項目,實際運用與轉化相對較少,缺乏實際與市場接軌與運用轉換能力,即產教融合較為短缺。結合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培養和增強學生知識轉化實際運用能力。

      三、教學創新設計及課程策略

      (一)教學創新設計

      課程堅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理念,圍繞課程的教學評價改革與課程思政融合兩個重點重構、完善課程體系,全面分析學情與痛點,巧妙融入落實課程思政,以目標為導向、學生為中心,采用逆向設計法,設計課程章節及考核內容,即從“教學目標”向教學活動逆向推進,形成“課程目標-章節內容-教學設計-課堂策略”的逆向教學設計模式。

      基于學生學情的分析,結合學習內驅力弱、文化內涵與精神內核與知識轉化運用難等痛點,配合教學目標對課程的教學章節設計如下:


      圖-1(課程目標對應的課程章節設計)

      (二)課程策略

      針對教學難點問題,提出以加強過程性考核,強化思政育人,堅持文化自信培養,增強創新創業訓練的課程策略,最終達到調動學生學習內驅力、設計的邏輯思維和培養學生服務能力,強化設計創新能力和學生精神內核“一調動、兩培養、兩強化”的課程目標。


      圖-2(課程策略)

      1.加強過程性考核,豐富教學手段

      通過課程考核方式改革,增加“過程性考核”+“專業特色考核”占比,降低“結果性考核和”比例,改變一考定成績的課程考核形式,增強學生課堂的參與感、抬頭率,融入討論式、探究式、團隊合作、通過講授式、問題探究式、案例分式、訓練與實踐、項目教學、“翻轉課堂”、“線上線下”融合等多種教學手段,結合“課堂練習+課外寫生”,教學場景不再局限于教室內,讓學生做到講、查、做、演、論,學生潛心學習的動力增多,增強動手能力,最終調動學生學習內驅力,由被動學變成主動學。

      2.強化思政育人,深化課程思政融入

      2020年5月28日印發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充分挖掘各類課程思想政治資源,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結合課程特性,進行課程思政融入設計,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相互融合,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創新創業思想,幫助學生提升文化自信,培養正確的三觀,增強動手能力與創新精神。

      3.堅持文化自信培養,瞄準地方服務區域

      課程堅持地方性、區域性發展,弘揚民族文化、中國文化,讓學生們懂得凝聚中國力量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推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進行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同時強化學生精神內核,培養文化自信?;趯W校的地方性、區域性,最終培養出符合地方要求的服務型、應用型專業人才。

      4.增強創新創業訓練,堅持守正創新

      以“文化自信”+“創新創業”的課程實施主線,緊扣課程地方性和文化傳承性。以賽促學、以項目促學,利用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強化設計創新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服務能力,最終增強學生知識轉化的實際運用能力。將所學轉化成所用。選用《裝飾圖案創新訓練教程》(張偉主編)作為教參,在課程中后期,圍繞創新創業訓練項目進行課程開展,讓學生們懂得什么是守正創新,做到真正的堅持守正創新。

      四、課程思政

      課程以“文化自信”+“創新創業”的課程實施主線,緊扣課程地方性和文化傳承性,將課程思政進行有機融合,真正做到設計人文共通交融,價值引領文化自信。


      圖-3(課程思政設計融合)

      基于以上思路,對課程思政融合點進行了如下設計:

      ①“誠信——立身之本”:課程考核過程中融入誠信教育,明確課程制度、考勤機制及作業考評標準,引導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個人品格;

      ②立足“文化自信”,增強“精神內核”:課程教授過程中理論+課堂實踐,教學設計基于學校學情,教學案例結合中國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地域特色等,瞄準服務地域,提升學生的區域自信,文化自信,對優秀中國傳統文化及民族文化的認同和堅持等。同時豐富課程教學的內容及完整性。

      ③“創新創業+團隊協作”:課程以創新創業訓練結合小組合作,培養學生團隊合作、觀察思考、想象總結等邏輯思維能力,通過課堂引導結合學生自身的鉆研及創新,掌握學習的方法論,培養學生可持續的科學學習方法,同時培養其守正創新的精神,在堅持文化傳承的基礎上,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發展。

      在實施過程中注意社會熱點、實時變化,思考設計的可持續發展性,根據教學開展情況定期做教學反思,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做好思政與教學的有機結合。

      五、課程評價體系

      課程采用多維度評價體系,針對學生展開綜合性考評,以“過程性考核(50%)+成果性考核(40%)+專業特色考核(10%)”的模式對學生的課程掌握度進行具體評價,具體評分細則如下表:

      《裝飾與圖案》課程考核-具體評分細則

      課程成績考核評定組成 考核項目 占比

      過程性考核(50%) 課程考勤 5

      平時作業 20

      課程討論 5

      理論考核 5

      學生作品展示互評 10

      團隊作業 5

      課程期末考試(40%) 期末作業 30

      作業匯報及設計說明 10

      專業特色考核(10%) 參與競賽與獲獎+項目立項 10

      專利或成果實際運用

      分數為100分制

      表-1(《裝飾與圖案》課程考核-具體評分細則)

      六、成果展示

      課程開設以來,在多個方面取得一定成效節成果,其中:①科研方面:基于課程已進行2項校級教改立項,(課程思政教學改革項目1項,課程考核方式改革項目1項);②課程資源方面:初步構建數字圖案庫雛形,豐富課程資源;③服務社會方面:組織帶領學生參與鄉村美化服務,進行墻繪圖案設計;④能力與素質方面:形成積極創新氛圍,通過課程的學習,學生學科競賽及各類科技創新活動參與度和積極性有所提高。2021-2022年間,指導學生參與鄉村美化圖案設計及墻繪項目2項,參加大學生暑期三下鄉活動獲得省級優秀團隊2項、省級優秀品牌項目1項,參加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或省級三等獎1項,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國家級項目1項、省級2項。真正做到學生綜合素養全面發展,課程思政建設進度加快,培養學生服務能力,強化設計創新能力和學生精神內核。


      本文來源:《人生與伴侶》http://www.datahack-il.com/w/xf/31052.html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盟(新鄉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

      論文發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