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祭日舉辦活動方案及流程(五篇)
201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設定每年12月13日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中國首次以國家名義悼念大屠殺死難者。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國家公祭日舉辦活動方案及流程,希望大家喜歡!
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增強社會及家庭凝聚力,倡導移風易俗,形成文明祭祀新風尚,推動殯葬改革及社會和諧發展。
一、活動主題
“感悟生命,清明心靈,共創文明”。
二、活動組織
1、清明集體公祭活動由__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民政局聯合主辦。
2、集體公祭儀式由籌委會主任、市殯葬改革領導小組負責人主持。
3、參加公祭的人員
⑴市相關部門領導
⑵市社會各界人士
⑶本市自愿參加集體公祭活動的部分居民
⑷相關媒體記者
三、活動時間
20__年3月10日至3月30日。其中,3月10日至25日為自愿參與集體公祭活動的本市居民報名時間;3月30日上午10:00舉行集體公祭儀式。
四、儀式內容
擬定于20__年3月30日上午10:00在市殯儀館中心廣場舉行集體公祭儀式,議程如下:
1、首先全體肅立默哀3分鐘
2、擊鼓鳴炮,祭告逝去親人
3、向逝去的親人敬獻貢品、香燭、花籃
4、市相關部門負責人發表公祭講話
5、居民代表恭讀祭文
6、向逝去親人行三鞠躬禮
7、向逝去的親人敬獻一束鮮花
8、儀式結束
五、報名方式
本次活動設組委會辦公室,辦公地點為市民政局社會事務科,聯系電話:__。
自愿參加集體公祭儀式的.本市居民可電話報名或到市民政局社會事務科報名,親屬骨灰安放在市殯儀館的居民優先。報名時需提供逝去親人的相關情況。前300名報名者可親自參加集體公祭儀式。
六、活動經費
活動所需經費由市民政局提供。本次活動不收取任何費用。
一、指導思想
國家公祭日是國家為了紀念曾經發生過的重大民族災難而設立的國家祭日。我國把每年的12月13日定為國家公祭日,以國家公祭的形式來祭奠在災難中去世的同胞和革命先烈,增強人民群眾對國家遭受災難歷史的記憶。根據《全區國家公祭日悼念活動方案》的文件要求,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德育處制定以下活動方案:
二、工作安排
(一)宣傳發動階段(12月3日——12月7日)
1.以國家公祭日宣傳為核心內容對學校宣傳欄內容進行更新,并利用電子屏、黑板報加強普法內容的宣傳。(德育處)
2.國旗下講話——“勿忘國恥圓夢中華”(12月10日周一)。(少總部)
(二)活動實施階段(12月10日——12月15日)
1.舉辦一次主題為“勿忘國恥圓夢中華”的主題班會,宣講國家公祭日的由來、意義,講述抗戰故事,激發廣大學生的愛國熱情,樹立報效祖國的遠大志向,勤奮學習,刻苦鉆研,奮發進取,努力成才;(12月15日周五)。(各班主任)
2.中高年級學生各出一張“勿忘國恥圓夢中華”小報(12月10日——15日)。(各班主任)
(三)總結階段(12月18日——12月21日)
1.搜集活動素材,做好活動總結。(德育處)
2.寫一篇報道或者做一個美篇推送。(德育處)
三、活動要求
(一)加強領導,認真組織,認真實施,注重結合。確保宣傳教育活動的順利開展。
(二)全體教師要把國家公祭日紀念活動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緊密結合起來,創新教育手段,讓參加紀念活動的人員真正從中得到教育、受到啟迪;與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大力宣揚烈士英雄事跡和優良傳統結合起來,讓正能量在全校廣泛傳播。
一、活動目標
通過舉行公祭活動和相關紀念活動,緬懷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英勇獻身的英烈和所有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做出貢獻的人們,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殺戮的死難同胞,激勵廣大師生不斷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
二、活動時間
12月12日,升旗儀式
12月13日,上午10點,默哀一分鐘
12月16日,隊會課
三、活動要求
1、12月12日上午全體學生穿校服,參加升旗儀式,同時進行國家公祭日的`主題講話
2、12月13日,任課教師在早上10:00帶領學生在教室進行默哀一分鐘儀式
3、12月16日,各個中隊開展“銘記歷史,留住記憶”主題隊會活動。
內容包括:
(1)、一二·九運動
(2)、西安事變
(3)南京大屠殺紀念日
(4)澳門回歸紀念日
四、活動注意事項
請各中隊認真組織隊會課活動,隊會課儀式要完整,屆時將組織檢查并拍照。
國家公祭日,是一個國家為紀念曾經發生過的重大民族災難而設立的國家紀念活動,由國家權力機關決定。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主要參戰國政府紛紛推出國家級哀悼日,以國家公祭的形式來祭奠在慘案中死難的國民,增強現代人對國家遭受戰爭災難歷史的記憶。波蘭的奧斯威辛集中營大屠殺紀念館、美國的珍珠港事件紀念館、俄羅斯衛國戰爭紀念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原爆紀念館等等,每年都舉行國家公祭活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全票通過的決定:將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一、活動目的
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廣泛開展緬懷祭奠死難同胞、革命先烈活動,引導師生以史為鑒,增進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感,為構建和諧學校、促進學生的成長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
二、活動主題
勿忘歷史,圓夢中華
三、活動內容
1、召開國家公祭日主題班會。班主任、輔導員在班會上宣講國家公祭日的由來、意義,激發廣大學生的愛國熱情,樹立報效祖國的遠大志向,勤奮學習,刻苦鉆研,奮發進取,努力成才。
活動時間:20__年12月10日—12日
活動地點:各班教室
責任部門:學生處
2、升國旗儀式。升國旗儀式前為南京大屠殺中的死難同胞和革命先烈默哀;開展國旗下的講話活動,使廣大學生樹立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亂,存而不忘亡的危機意識,引導廣大學生繼承革命先烈遺志,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
活動時間:20__年12月12日上午8點
活動地點:運動場
責任部門:團委
3、以“眾志成城為了永不忘卻的國家記憶”為主題開展網絡文明祭祀。組織學生開展“網上捐磚、鮮花、寄語”活動,發表祭奠感言,表達對先烈的感恩和敬仰之情。
捐磚網址:
活動時間:20__年12月10日至13日
責任部門:學生處
4、觀看影片《南京!南京!》和《金陵十三釵》。真實再現南京大屠殺的歷史災難,警示廣大青少年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國恥、勿忘民族曾經的苦難,勿忘苦難中逝去的生命,勿忘所有英勇獻身的英烈和為國做出貢獻的`人們,勿忘曾經的戰爭創傷。在傳承民族的苦難記憶中,找到自己的勇敢自信,凝聚起國家意志和人民心聲,在精神層面為中華民族帶來更大的感召力。
今年12月13日是第x個國家公祭日。為貫徹落實中央精神,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的正能量。據上級相關文件要求,結合我校實際,我校德育處、團委決定在全校師生中開展“勿忘國恥、圓夢中國”系列教育活動。
一、活動主題
勿忘國恥、圓夢中國
二、活動時間
20__年12月2日至14日
三、活動形式及內容
1、營造氛圍。以學校電子屏、櫥窗、展牌、黑板報等宣傳陣地,張貼懸掛布置宣傳標語,努力做到人盡皆知,營造革命傳統教育氛圍。
2、課堂滲透。全體教師應結合中學思想品德及語文、歷史等課程教學,宣傳烈士事跡,引導學生了解中國近現代史特別是中國革命史和中國共產黨歷史,感受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集中開展學習弘揚烈士精神主題教育活動。
3、專題活動。以“勿忘國恥、圓夢中華”為主題,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專題活動。
活動一:精心組織一次國旗下講話;(德育處)
活動二:組織開展“勿忘國恥、圓夢中國”主題征文和班隊會活動;(團委)
活動三:布置學生做“和平貼”,舉行粘貼“和平貼”儀式;(團委)
活動四:組織“勿忘國恥、圓夢中國”簽名儀式;(德育處、團委)
活動五:組織一次“勿忘國恥、圓夢中國”主題書畫展評。(美術組 )
活動六:虛擬城墻捐磚活動。(信息組)
四、活動要求
全體教師和各班級要高度重視,要把國家公祭日紀念活動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緊密結合起來,創新教育手段,讓參加紀念活動的人員真正從中得到教育、受到啟迪;與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大力宣揚烈士英雄事跡和優良傳統結合起來,讓正能量在全校廣泛傳播。
五:國家公祭日手抄報內容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是為了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戰爭罪行,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
1937年12月13日,日軍在中國南京開始對中國同胞實施長達四十多天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三十多萬人慘遭殺戮,制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慘案。這一公然違反國際法的殘暴行徑,鐵證如山,經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設立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和南京審判戰犯軍事法庭審判,早有歷史結論和法律定論。
2014年12月13日,首次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南京舉行。
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其所在地便是曾經“萬人坑”叢葬地遺址。公祭活動的主場地將設于此。在主場地公祭外,南京還在建有紀念碑其余17處叢葬地同步公祭遇難同胞。
中國國家領導13日參加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活動,這是一個極具象征意義的紀念日活動 。
公祭儀式吸引了眾多媒體的廣泛報道,廣大市民也通過各種方式抒發情感、寄托哀思。而在社交媒體上,微博成為網友銘記歷史、表達哀思新的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