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班主任德育工作總結5篇
時光匆匆流走,我們的工作又告一段落了,過去這段時間的辛苦與拼搏,一定讓你在工作中有了更多的提升,好好地做個梳理并寫一份工作總結吧。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班主任德育工作總結,希望大家喜歡!
幼兒園始終貫徹_的教育方針,根據幼兒園德育要求和本園德育工作計劃,確立“以德治園、以法治園”的思想,以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為主線,以培養幼兒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學會做人為目標,拓展德育教育活動,培養幼兒良好的品德,成為講文明、守紀律的孩子,全面提高教師思想素質、道德修養。
一、加強理論學習,營造良好育人氛圍
1、加強理論學習。園領導及德育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經常帶大家學習有關開展德育工作的文件、先進人物事跡,觀看反腐警示錄,明確新形勢下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務。
2、重德育環境營造。注重本園文化建設,充分發揮宣傳欄的作用,及時宣傳德育活動。圍繞創建縣級文明單位目標內容,把文明教育滲透到幼兒一日常規活動中。要求各班教師以“爭做文明小市民”為主題,開展系列活動,同時加大投入,對幼兒園環境進行改造,操場全部添置綠色的塑料草坪,還安裝了兩件大型玩具,使幼兒園環境呈現美化、亮化、兒童化、情趣化的特點。
二、實行分級管理、分層負責
幼兒園德育工作形成了園長室,班級、教師的管理網絡,進一步明確班主任教師職責,把教師的公德行為、工作的事業心、責任心、態度作風等作為列入年終考評細則,以確實達到督促、提高的效果。
三、在系列化的活動中進行品德教育。
3—6歲的幼兒是個性品德形成的關鍵期,由于幼兒的可塑性很大,他們的個性品德在形成過程中會經常出現反復,所以幼兒園的品德教育內容該做到系列化,也就是說要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使幼兒的品德在良好的教育氛圍中得到培養。因此本學年初我們就先制定好計劃,按照計劃對幼兒實施有計劃的品德教育,才能保證幼兒思想品行向良好方向發展。
1、本學期開展《我的爸爸媽媽》主題活動,兒歌、歌曲、繪畫等形式激發幼兒熱愛爸爸媽媽的情感;在園本教研活動《我的家鄉—沐川》中培養幼兒尊敬國旗、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情感。
2、三月五日是“學雷鋒日”,為此我們開展了“學雷鋒,做好孩子”系列活動,教育幼兒要關心集體、熱愛集體,為集體做好事。如幫助老師打掃衛生、布置環境、從家里帶來的盆景布置自然角,給種植園地上的植物澆水,拔草等,都是幼兒關心、熱愛集體的具體表現。
3、“三八”婦女節時,主題活動《我愛我的媽媽》在開展系列化教育活動之后,家長們說“孩子變懂事了,經常幫助我做一些家務?!?/p>
4、“植樹節”的那段日子里,我們帶領幼兒到尋找春天、觀察各種各樣的小樹,讓他們了解樹的成長過程。
5、“五一勞動節”,我們開展了“各行各業走進幼兒園”的活動,幼兒通過直接觀看表演,了解到交警、消防員、理發師、教師、醫生、護士等不同職業的勞動都的工作,從面激發幼兒熱愛勞動者的感情。同時,這種形式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易于理解,幼兒喜歡,是一種很好的教育形式。
四、在一日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對幼兒進行德育。
幼兒園的日?;顒觾热荻?,幼兒每天要接觸各種各樣的環境,要經常變化的環境中,如果德育工作跟不上,很容易使幼兒受到不健康的教育因素的影響。因此本學年我們重視在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
晨間活動:我們讓先園來的小朋友,整理桌椅、給自然角的植物澆澆水、然后迎接小朋友。讓幼兒學習禮貌用語,增強文明意識。我們改變了傳統的點名方法,大班幼兒讓他們自己來點名,使幼兒學會關心自己的同伴,熱愛班級體。
課間活動:在這時,我們教育孩子要相互關心、照顧小一點的孩子,要學會謙讓,好玩的玩具大家一起玩。
進餐:進餐時,我們培養幼兒良的進餐習慣,吃飯時不掉米粒、不剩飯菜,吃完后自覺地將餐具收拾好,讓幼兒克服“飯來張口、衣來生手”的不良習慣。
午睡:教育幼兒睡前將脫下的衣服疊整齊,并迅速入睡。
離園活動:要求幼兒不追逐、不吵鬧,將自己的東西整理好,等父母來接。
五、重視示范性教育影響。
教師是幼兒的鏡子,幼兒是教師的影子。幼兒對教師的高度崇拜心理,使他們對教師的各種行為表現都能認真地模仿和學習,可見教師對幼兒心理發展和品德形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因此在幼兒德育工作中,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要求幼兒做到的事,自己要先做到,不許孩子做的事,自己堅決不做,要用自己的言行為孩子創造一個文明健康的環境,確保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
1、9月份在教師節來臨之際,教師指導幼兒自制禮物送給老師。
2、10月份各班開展了唱愛國歌曲,并舉行了形式多樣的慶國慶主題教育活動。
3、12月份組織小朋友乘座公交車并帶著禮物到敬老院慰問老人,讓孩子們從小養成“敬老愛老”的良好品德。
一年來在全體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在家長的支持配合下,園德育工作有了新的突破,但也有不足之處,如德育教育制度還不夠完善,德育教育制度還需要更加細化等。
轉眼間一個學期即將結束?;仡櫛緦W期我們根據幼兒園德育工作的指導方向,結合本班實際情況,認真制定了德育工作計劃并通過實施加強幼兒的品德教育,為幼兒形成健全人格奠定良好基礎。經過半年的學習實踐,我班幼兒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有了一定的提高,形成了一個具有良好常規、團結向上的班集體。本期我班德育工作開展的情況總結如下:
一、將德育工作滲透與游戲中
在游戲中,鼓勵幼兒多講禮貌用語,如”請”,”謝謝”,”對不起”等,不講臟話,不爭搶玩具,大家一起玩,輪流玩,并鼓勵幼兒試著協商解決。
二、將德育工作貫穿與教育教學環節中
1、幼兒進行德育教育的主題。主要活動有“抱一抱”在集體游戲中感受友誼的溫馨,并讓幼兒懂得關心他人和他人分享快樂。
2、活動中讓幼兒懂得尊重他人,上課要遵守紀律認真聽講。知道傾聽的重要性。
3、培養了孩子初步的規則意識,增強集體意識,培養集體精神。
4、讓孩子懂得父母的愛,讓孩子學會愛父母,愛他人的情感。
三、利用節日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
通過”教師節”,”中秋節”,”國慶節”、教育幼兒尊敬長輩,熱愛祖國的情感。
四、家園共育
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需要家庭,幼兒園,社會多方配合,一致努力,來保障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我們通過家長會、幼兒園活動、電話聯系、等多種渠道,溝通聯系,努力尋求家長配合,步調一致的進行德育教育,為幼兒共同創建一個文明健康的環境,確保幼兒身心全面健康的發展。
在今后工作中,我們將本著“一切為了孩子”的宗旨,繼續將德育工作推向一個新的臺階。
經過一學年的德育滲透,我班的孩子已形成了初步的道德觀,能判斷日常事件的對與錯,說話有禮貌,會使用禮貌用語,知道正確地處理問題的方法,懂得謙讓和尊重勞動者等等。這一切,都歸功于我們班安排的系列活動和我們平時的點點滴滴隨機的品德行為的培養。
一、精心設計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幼兒優良的品德行為
我們設計、組織的活動,注重綜合運用各種教育手段,從而發揮教育的整體效益,寓教于樂,讓幼兒在玩樂中,在輕松愉快的活動氣氛中,懂得道理,受到熏陶,達到教育過程的最優化。
(1) 節日活動
一年四季,有不少節日,我國在歡慶節日的同時,利用節日,開展系列教育活動。如“三·八”節進行愛媽媽教育;“五·一”節進行勞動教育;“十·一”節進行愛國教育等等。
(2) 參觀活動
組織幼兒參觀小區風光,認識各種花草。讓幼兒了解珍惜人們的勞動,激發幼兒愛護花草樹木、愛護公共設施的情感。
(3)娛樂活動
幼兒喜歡看表演,也喜歡參加表演,因此,在娛樂活動中對幼兒進行德育滲透,也是一種有效的途徑,
(4)體育活動
幼兒園體育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這就為德育滲透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如在各類競賽性游戲中,教育幼兒團結一致,激發上進心和勝不驕、敗不餒的品德;
(5)“大帶小”活動
由大班哥哥姐姐為主角的每周一的升旗儀式,我們班的孩子最感興趣了??粗蟾绺缃憬銈兙竦厣?、敬禮,讓孩子感受到國旗的莊嚴和神圣。通過這種活動,培養了幼兒相互關心、相互照顧、團結友愛、和善交往、辦事有責任感等優良品質。
二、把德育滲透到幼兒家庭教育中去
幼兒園和家庭,是兩個背景極不相同的群體,幼兒進入幼兒園后,一方面受到幼兒園的教育,一方面繼續受到家庭教育的影響。俗話說,“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家長的品德個性、習慣、愛好特長,為人處世的態度及對子女的教育方法,對幼兒品德的形成和發展,具有特殊的潛移默化的作用。根據這些情況,我們努力做好幼兒家長工作,如家訪、電訪、定期召開家長會、家長開放日,接待家長來訪等,及時了解家長對子女教育的情況,向幼兒家長宣傳和普及教育幼兒的知識和方法,幫助他們端正教育觀點,促使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協調一致。
通過教育的實踐和思考,我們感到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及各項活動是實施幼兒園德育的主要途徑,盡管,我們已初步嘗到了收獲的喜悅,但這僅僅是我們的教育實踐和探索點滴,今后將更深層次地研究幼兒德育的問題,繼續尋求幼兒教育整體優化的途徑。
一個學期的工作即將接近尾聲,今天在這里我的心情無比激動,我感謝各位領導和全體教師給予我這個機會,請大家聆聽我的進步和工作中的不足。在這一個學期來,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地耕耘,將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溶入自己的實踐工作中?;厥滓粋€學期來所走過的工作歷程,有所失、也有所得?,F將一個學期來的思想、學習、工作等方面向在座的領導和全體教師做以總結。
一)教學工作
1.根據本班孩子的年齡特點選定教學內容、制定教學目標、設計可行的教學過程,并根據課堂內容制作教具為教學服務。
2.做好課前的物質準備和知識準備工作。在活動中,為幼兒創設良好的機會與條件,提供充足的操作材料。根據班上幼兒的年齡特征,充分調動各種感官感知事物,以多種形式引導幼兒有興趣的參與活動,并主動去學習,使之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認知和掌握事物的特征與屬性。在一日活動中,注意教給幼兒初淺的,簡單的生活知識經驗,培養幼兒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3. 根據每月的主題內容進行主題版面的設計。在布置中,我們讓孩子們參與到其中,讓他們自己動手去制作。
(二)教育工作
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了解自己與集體的關系,讓幼兒知道自己是集體中的一員,并 樂于參加集體活動。教育幼兒關心集體,關心同伴,禮貌待人。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使幼兒養成有道德、有智慧、有禮貌的好孩子,并同家長密切聯系,聽取家長意見,根據幼兒在家時的表現,對幼兒進行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同家長一起糾正幼兒不良的習慣。
1.加強了幼兒一日常規的養成教育,加強幼兒各種行為習慣的培養和訓練,使幼兒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在原有基礎上有了一定的發展。
2.強化幼兒健康意識,保證了幼兒進餐時心情愉快。注重培養幼兒好的進食習慣,不挑食,不偏食,進餐時不打鬧講話,不掉飯粒。
3.勤為幼兒剪指甲,避免抓傷的安全事故發生。注意觀察幼兒不同的破壞性行為,教師給予及時的制止,并進行隨機教育。
4.加強了幼兒午睡的管理及巡視,保證午睡時室內的空氣質量。培養幼兒良好的午睡習慣,進入午睡室后,不吵鬧,盡快入睡。
5.根據季節變化及戶外運動時的情況,提醒幼兒及時穿脫衣服,積極配合幼兒園保健醫生做好疾病防治和預防接種工作。
三)安全工作
安全工作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保障每一個幼兒的人身安全,是每一個教師的責任和職責,為了讓家長放心,讓幼兒能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生活、成長。
1.教給幼兒一些安全知識,強化了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自護能力。不吞食異物,不玩火、水、電,不從高處往下跳,不亂爬高處,不推搡同伴,發生危險時,會大聲呼救。
2.關注幼兒的來園情況,不讓幼兒帶不安全物品入園。
3.加強一日活動各個環節的管理,做到了人到心到,謹防意外事故的發生。
4.做好交接班工作,如有特殊情況及時轉告接班老師。
四)家長工作
我們的工作如果脫離了家長那就根本無法順利的進行,在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家長起了至關重要的因素。每一次主題活動的展開、每一次園內活動的召開都離不開家長的幫助與支持。我們深知家長工作的重要性,也為此做了不少工作:
1.做好新生的家訪工作,了解幼兒的實際狀況,并制定了適宜的教育措施,并記錄家訪情況。更好地做到家園同步教育。
2.除了全園家長會外主動召開家長座談會,與家長就孩子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溝通。我們的孩子大都都是獨生子女,在家嬌縱慣了,抗挫折能力很弱。針對一些孩子的實際情況我們和家長共同討論,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達成了共識。這次的座談會非常的成功,不但加強了家園共育,而且也避免了家長對老師教育的不理解。
3.使用家園聯系冊、電話、網絡等多種形式進行訪問。這使我更了解幼兒在家的情況,使我能有針對性地開展幼兒的教學工作,而且還能促使我跟家長的相互理解,使關系更密切。
4.定時向家長宣傳幼兒園保教任務和科學,提高了家長、社會對幼教工作的了解與認識,配合幼兒園做好保教工作。
以上就是我在這學期所做的一些工作,在這過程中我也碰到過很多的困難與挫折,在每一次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也在不斷地成長。正如一個朋友曾經對我說過:生活的海洋上常常泛起波浪,人生的道路上到處跌跌撞撞。面對挫折必須堅強,波浪里茁壯成長,風雨中變得強壯。感謝曾經幫助過我的人,也感謝曾經帶給我挫折的人。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之間,一個學期很快就過去了,我們大班的幼兒也即將離開幼兒園,升入小學,成為一年級的小學生,開始新的學習和生活。幼兒經過一年的幼兒園學習和生活,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現將本學期的工作從以下幾個方面作一個總結。
一、教育教學工作
本學期是孩子們在幼兒園的最后一個學期,開學初我們就明確了本學期的教學重點工作,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幼兒園教育教學計劃》,綜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出每周的具體教育教學計劃,每周認真填寫周計劃表,每天按計劃進行教育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多學科的整合。大班幼兒的學習能力比較強,吸收新的知識比較快,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經常采用操作、探索、討論等教學形式,這樣能較好地激發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孩子們在認知、情感、動手操作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發展。
二、保育工作
本學期我們積極做好衛生保健工作,搞好班級衛生、個人衛生工作,對活動室、午睡室,幼兒用品等按要求進行定期消毒、清洗、爆曬,認真做好消毒記錄。在幼兒的日常生活環節中繼續指導幼兒保持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督促他們注意個人衛生,對生病的孩子多留心,提醒他們喝水、吃藥,發現幼兒有異常情況及時進行處理并記錄。平時積極鼓勵幼兒大膽參與各項體育活動,并在體育活動中滲透安全教育,讓幼兒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我保護意識。堅持讓幼兒每天記錄天氣情況,并教會幼兒能根據氣溫的變化及時地增減衣服。
三、科研活動的開展
本學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科研活動,春天我們帶領幼兒來到田間地頭采摘野菜,觀察小麥、筍林,在飼養角飼養各種小動物,并和孩子們親手捉來了小雞飼養。夏初帶領幼兒在種植園里種瓜、點豆,采摘蠶豆。在自然角,我們帶領幼兒進行了,《我是這樣長大的》、《我們的根一樣嗎》、《根是怎樣和水的》等科學小試驗,并設計了各種表格讓幼兒把在平時活動中觀察到的結果進行記錄。
四、環境創設
結合季節,節日的變換,我們對班級的環境進行了積極的創設,教師和幼兒共同創設了《我愛幼兒園》《我們愛祖國》《紙朋友》《你了解錢嗎?》等墻飾,在創設材料的選擇上充分利用廢舊材料和農村自然材料,注重讓孩子參與到其中,讓他們親手去制作。
五、幼小銜接工作
幼小銜接工作是本學期的一個重點工作,為此我們開展了《我要上小學了》主題教育活動,并圍繞該主題組織了一系列的活動和環境創設。組織幼兒到小學參觀,參觀后讓幼兒畫出心目中的小學和小學老師,說出小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幼兒園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讓幼兒在心里上作好上小學的準備,以積極地態度迎接即將到來的小學生活。利用開家長會的時間向家長宣傳、介紹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及入小學前應做的一些準備工作。
六、家長工作
平時利用電話聯系、家長早晚接送孩子的機會與家長隨時交流幼兒在園情況和在家的生活情況,爭取與家長的教育思想達成一致。學期末發放《家園聯系冊》讓家長了解幼兒在園的表現。
充分利用一些節日資源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家長參與進來與幼兒度過,如“三八”婦女節讓家長來園和幼兒一起放風箏;“六一”兒童節讓家長來看幼兒的體操和舞蹈表演節目;“端午”節讓家長來和幼兒一起包粽子。在六月底我們召開了家長會請小學老師來向家長們介紹一些小學情況,及時的解決家長們的困惑。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讓家長了解了幼兒在園內的生活學習情況以及幼兒園的教育教學特點。
七、不足及反思調整
當看到孩子們健康成長,就要進入小學學習,我感到很高興??偨Y這個學期點點滴滴,不僅孩子們的各項能力得到了發展,我們也取得了許多寶貴的工作經驗。但在工作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
1.幼兒常規工作不抓得到位。在戶外活動和日常生活環節中幼兒之間有追逐打鬧現象,安全意識不強。
2.區域游戲開展的不到位。在平時游戲過程中忽視了區域游戲的指導,幼兒的游戲水平提高不大。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們將根據以上存在的不足認真的反思不斷的改進。